有关矿渣粉的专业术语及技术规范汇总(中英文对照)
一、专业术语
1.1 Slag cement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矿渣粉(或称“粒化高炉矿渣粉”):将粒化高炉矿渣研磨至适宜细度时所得的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1.2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粒化高炉矿渣:在高炉冶炼生铁时,熔融的矿渣遇水快速水淬成粒而形成的玻璃态颗粒材料,也称作“矿渣”。
1.3 Blast-furnace slag
高炉矿渣:在冶炼生铁时,高炉内产生的一种状态与铁水类似的以硅酸钙、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其它矿物的非金属熔融物。
1.4 Blast-furnace
高炉:一种用于将炼铁原材料(铁矿石)还原成铁水的熔炉。因为高炉在炼铁过程中需要将空气不断吹入以加速煅烧。所以称作“Blast-furnace”。
1.5 Air-cooled blast-furnace slag
风淬高炉矿渣:熔融的高炉矿渣在空气中(微神新材:熔渣通过高速空气流时迅速冷却、凝固)凝固成的一种固态材料。可以通过向固化表面洒水加速进一步的冷却。(风淬高炉矿渣可用作混凝土的骨料或者填料,而非胶凝材料。)
1.6 Expanded blast-furnace slag
膨胀高炉矿渣:通过用水、或者水与其他介质(比如蒸汽,压缩空气,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控制熔融的高炉矿渣的冷却过程,使渣粒急剧膨胀而成的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常用作轻质混凝土骨料,而非胶凝材料。)
1.7Portland cement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及石膏粉磨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8 Blended cement
混合水泥:将硅酸盐水泥熟料及其他材料混合粉磨,或是将硅酸盐水泥与其他粉体材料进行混合,或是混磨、混合工艺相结合而制得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9 Portland blast-furnace slag cement
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及粒化高炉矿渣进行混合粉磨,或是硅酸盐水泥与磨细矿渣粉进行均匀混合而制得的混合水泥。其中,矿渣粉的含量应在规定范围以内。
1.10 Hydraulic cement
水泥:可与水发生化学并发生凝结和硬化的胶凝材料,并且该过程能够在水中进行。
1.11 Pozzolan
火山灰材料:自身不具备胶凝特性或胶凝性极弱,但是将其粉磨至足够细度即可在常温潮湿环境下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具有胶凝性的硅质或硅铝质产物的一种材料。
1.12 Glass
玻璃体:将无机熔融物急速冷却至凝固而其内部处于无定型状态的材料。
图1 储存待粉磨的矿渣
图2 矿渣粉
图3矿渣粉的微观图像表明其玻璃态属性
图4 风淬高炉矿渣骨料(无胶凝特性)
二、技术规范
2.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for Use in Concrete and Mortars - ASTM C 9891
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 ASTM C 9891
该技术标准包括三个等级的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该技术标准所述的矿渣粉可用于:
(1)与硅酸盐水泥混合配制满足标准C 595的混合水泥。
(2)作为砂浆或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3)该材料还可应用于各种灌浆料及砂浆中。
2.2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Blended Hydraulic Cements - ASTM C 5952
混合水泥标准— ASTM C 595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及特殊用途的五类混合水泥,是使用矿渣粉或火山灰或两者均有,与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或者掺石灰的矿渣混合/混磨配制而成。本标准规定了混合水泥的各种原料和比例。其中,两种最常见的矿渣水泥为:
IS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其中,矿渣粉所占比例为总质量的25%~70%之间)
I(SM)型——矿渣改性硅酸盐水泥(其中,矿渣粉所占比例小于25%)
2.3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 Cement - ASTM C 11573水泥性能标准—ASTM C 11573
该标准涵盖了一般及特殊用途的水泥。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水泥的性能指标要求,而非限定水泥的组成及其成分。该标准是按照水泥的用途,如早强,抗硫酸盐侵蚀和水化热等,从而将水泥分为不同类型。同时,也有针对活性骨料的低碱骨料反应特性水泥可供选择。
2.4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as a Cementitious Constituent in Concrete4 (Reported by ACI Committee 233)
粒化高炉矿渣粉作为胶凝组分在混凝土中的应用4(美国混凝土学会委员会233号文件)
该文件主要讨论矿渣粉作为一种辅助性胶凝材料掺加在硅酸盐水泥中配制及生产混凝土。本文件中不涉及除铁矿石冶炼以外的其他矿渣。读者须知该文件中所描述的材料特性及使用建议仅针对矿渣粉,而非其他形式或类型的熔渣。
2.5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5 (Reported by ACI Committee 301)
结构混凝土技术规范5(美国混凝土学会委员会301号文件)
该规范是一项通用的参考标准,工程师或建筑师可以将此规范适用于所有建筑项目,通过在项目设计规范中引用该规范。同时,用户可根据项目特定需求来对其进行补充。该文件涵盖了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钢筋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和养护以及模板设计和施工。该规范规定了接缝和预埋件的处理方法,表面缺陷的修复以及成型表面的加工修整。规范中还有单独的章节专门针对板面的构建和修整,装饰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及其构造方法进行相关规定。其中,还包括管理测试的规定、混凝土质量评估和验收以及结构验收的规定。
2.6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6 (Reported by ACI Committee 318)
结构混凝土的建筑规范要求6(美国混凝土学会委员会318号文件)
该文件中规范要求部分包括建筑物结构和普通混凝土的合理设计及施工。该规范参照一般建筑规范的格式进行编写。其中涵盖的内容包括:图纸及规范;审查验收;原材料;耐久性要求;混凝土质量、拌和及其浇筑;模板;预埋管道及施工缝;分析和设计;强度及服役性能;弯曲和轴向承载能力;剪切和扭曲承载能力;楼板体系;墙体;地基;预制混凝土;复合弯曲构件以及预应力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ASTM C989-99,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for Use in Concrete and Mortars,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West Conshohocken, PA, 2003.
2. ASTM C595-03,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Blended Hydraulic Cements,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West Conshohocken, PA, 2003.
3. ASTM C1157-02, Standar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 Cement,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West Conshohocken, PA, 2003.
4. ACI 233R -95,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as a Cementitious Constituent in Concret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1995.
5. ACI 301-99,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1999.
6. ACI 318-02,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2002.
声明:和所有混凝土一样,应进行多批次的试验以验证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可能因环境温度、混合物组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矿渣粉专业人士以获得相关帮助。本文包含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该被认为或解释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任何适用于某一特定用途的保证。
本文的英文原文出自美国矿渣粉协会(Slag Cement Association,SCA)官方网站,经美国矿渣粉协会授权和同意,由武汉微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众号“微神新材”)翻译、整理和发布。如需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