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矿渣粉行业运行状况及展望
前言
受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及内需持续修复双重影响,2021年我国矿渣粉行业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矿渣粉产量突破1.1亿吨大关,同比增速高达6.04%,达到近十年来较高水平;全国矿渣粉平均价格虽波动较为频繁,但相比于2020年有明显回升,并于10月创下历史最高平均价格371.4元/吨。
与此同时,在“十四五”更为严格要求的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下,矿渣粉行业会受到一定幅度的限制。生产业者应积极开展碳排放认证和核算工作,核算好矿渣粉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通过第三方认证单位进行碳排放认证工作,将多余碳指标进行储备或者变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应持续不断的通过采用最新信息化技术,拥抱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红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新冠疫情、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等多重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随着“能耗双控”及叠加产能置换双重影响的进一步提升,矿渣粉行业的整体行情可能低于2021年。
一、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图1:2020年至2021年中国GDP季度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GDP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来看(图1),一季度在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极低基数下大幅反弹至18.3%,但在疫情汛情、能耗双控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多重冲击下,经济增速在二、三季度滑落至7.9%和4.9%;去年四季度经济仍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影响,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冲击明显,房地产增速持续放缓,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共同导致了四季度GDP增速明显回落。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会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将稳健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5%左右,经济增长将呈现前稍低后略高趋势[1]。
图2:2020至2021年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上图2所示,2021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比2019年1-12月份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3.9%。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4%;比2019年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5.7%。
二、矿渣粉行业运行情况
1.矿渣粉产量
图3:2017-2021年国内立磨矿渣粉月度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华神智能数据中心)
图3是国内2017-2021年月度矿渣粉产量变化。不难发现,2021年3、4、5月矿渣粉产量均位于历史同期较好水平,其中4月份产量为1,112.89万吨,达到近十年单月最好水平,相比于往年,今年矿渣粉旺季提前到来;下半年矿渣粉市场旺季也有提前到来的趋势,7月产量在6月大幅下滑后有明显回升,且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8月产量仍有强劲增长动力,达到历史较好水平;9月受“能耗双控”影响,多地限电限产现象持续恶化,矿渣粉产能出现大幅下降;进入11月份,南方多数区域限电措施放开,但受年底前赶工期项目明显少于往年同期水平影响,矿渣粉产能呈现小幅提升;12月受北方区域管控及雨雪天气影响,加上部分区域疫情管控严格,市场整体需求仍呈下滑趋势。
图4:2012-2021年全国矿渣粉产量及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华神智能数据中心)
图4是近10年国内矿渣粉产量的变化情况。除2015年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其它年份矿渣粉产量基本维持甚至远超1亿吨。2021年矿渣粉产量保持小幅增长趋势,从全年来看,整个上半年供需两旺,旺季提前到来且整体延续较高景气度,下半年供应端面临“能耗双控”及叠加产能置换双重影响,矿渣粉产量降幅加大,但全年产量依旧可观,年产量达到1.1亿吨,同比增速为6.04%,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我们初步预计2022年,我国矿渣粉行业整体上将处于供需双稳局面,预计年产量仍可达1亿吨以上。
1.矿渣粉价格
图5:2016-2021年全国矿渣粉价格指数趋势图
(数据来源:矿渣粉资讯网)
图5是由矿渣粉应用分会秘书处官网(矿渣粉资讯网)提供的近6年内全国矿渣粉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2019年4月对应的286点为近6年矿渣粉价格指数最高值,2020年2月为近3年最低值;2021年价格指数整体走势略微不同于往年,后者基本保持“两涨两降”趋势,而2021年10月至12月出现了整体大幅下滑态势,这与三季度矿渣粉产能受限,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戚戚相关。全年矿渣粉价格指数较2020年有较大增长。
下图6是国内重点区域市场S95级矿渣粉价格走势图。不难发现,2021年全国矿渣粉重点区域平均出厂价格要明显好于2020年,整体保持“南高北低”的情况,环渤海、长三角区域矿渣粉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其中10月份长三角区域平均出厂价格达到了476元/吨,三地平均价格高达371.4元/吨,创下历史单月最高平均出厂价格。在四季度整体需求不及预期影响下,加上外来资源流入增多,环渤海、长三角区域矿渣粉价格率先开始回落,而珠三角存在一定滞后性。
总体而言,2021年矿渣粉全国平均价格超出市场预期,全年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展望2022年,预计我国矿渣粉价格难以出现连续大幅上涨情况,且在部分新建产线投产后,价格预计整体可能会低于2021年水平。
图6:2020-2021年全国重点区域S95级矿渣粉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矿渣粉资讯网)
图7:2016-2021年S95级矿渣粉国内市场平均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华神智能数据中心)
图7是国内2016-2021年S95级矿渣粉月度价格走势。相比于往年,2021年我国矿渣粉平均价格存在较大波动,其中一季度矿渣粉价格延续跌势,3月中旬跌至低价,市场逐步启动后,全国矿渣粉价格开始逐步回升。高温季节来临后,矿渣粉价格开始下跌,至7月底跌至全年较低价点261.7元/吨,8月起开始止跌回涨。9、10两月全国多地“能耗双控”限电等政策影响,矿渣粉产能受限,产量下滑,矿渣粉价格随之大幅上涨,部分地市连续涨幅超过100元/吨。11月矿渣粉价格开始持续高位回落,逐步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
三、下游相关行业
1. 水泥行业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下图8),2021年我国水泥累计产量23.63亿吨,累计下降1.2%。分月来看[2],1-2月产量24,129万吨,由于同期受疫情影响严重,基数较低,1-2月同比增长61.1%,3月份增速开始减慢,同比增长33.1%,4、5月份水泥行业进入需求旺季,并且好于同期,产量逐步提升,6、7月进入淡季受高温多雨影响,需求弱于同期,产量出现迅速下滑,8月需求有所好转,产量有所反弹,9、10月受限电限产影响,产量再次下降,11月需求旺季被证伪,单月产量大幅下降18.6%,12月施工项目较少,同比下降11.1%。
根据中国水泥网披露的信息(如下图9)[2],2021年全国水泥价格走势先扬后抑,价格重心整体大幅度抬升,截至12月31日,P.O 42.5散装水泥均价559.63元/吨,较2020年同期上涨19.2%。具体来看,1-3月水泥行业处于淡季,水泥需求偏弱,价格涨少跌多,整体震荡向下,3月份到5月份中旬,随着下游需求好转,水泥价格应声而起,此间价格涨多跌少,整体震荡向上,进入5月下旬经6、7月份,梅雨、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水泥价格一路向下,8月初逐步企稳开始反弹上涨,9月份受“能耗双控”影响限电限产,水泥价格开启暴走模式,一路狂飙向上,单月涨幅达到历史最大,10月中下旬需求提前见顶,叠加水泥价格处于高位,行情进入下行通道并阴跌不止,11-12月受整体开工项目减少影响,需求逐渐偏弱,价格保持下跌态势。整体来看,全年水泥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重心大幅抬升。
图8:2012-2021年中国水泥产量及累计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9:全国水泥P.O 42.5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
根据数字水泥网公布的信息[3],2021年全年需求虽略有下降,但水泥行业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且对成本传导能力不减,使得2021年水泥行业利润的维持较好水平,预计2021年全年水泥营业收入同比保持增长,水泥行业利润略有收缩,行业利润预计在1700亿元以上。利润结构有所优化,北部区域利润贡献有所增加,尤其是长期处于亏损的泛东北地区实现全面好转。
1.商品混凝土行业运行情况
根据水泥大数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下图10),2021年我国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32.93亿方,当期同比增长6.90%,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图10:2016-2021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大数据中心)
如下图11所示,受能耗双控和限电政策,上游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供应的进一步收紧,我国混凝土价格在2021年11月创下了506元/方的历史最高价,随后出现季节性回调,全年价格要略好于2020年。
图11:2016-2021年全国混凝土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大数据中心)
四、上游: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图12:2016-2021年中国生铁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图12),2021年我国生铁累计产量8.69亿吨,累计同比下降4.30%,虽然整体产量有所下降,但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积极保供稳价,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4]。
图13:2020年至2021年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联合钢铁网)
根据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显示(图13),2021年我国钢材价格整体要明显好于2020年,其中在5月中旬创下了接近670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之后钢价受国家宏观政策纾解有所下行,8月、9月间价格再度回暖,10月后价格再度回落,全年呈“M”型运行,为近年来极为少见的运行态势,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对大宗商品实施稳价保供政策的效果。有专家认为2022年[5],我国经济对钢材的消费量整体或继续小幅下降,如果严格压产的政策措施持续执行,全年钢价或小幅下降5%-10%,并逐渐向自2016年以来形成的价格中枢靠近。
五、行业运行展望
1.2022年行业利润空间会被挤压,无稳定水渣来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目前(2022年一季度)全国矿渣粉价格继续处于下跌趋势,部分区域限产力度持续增加,北方产能或受限较多,供需双限情况下,北方矿渣粉价格已跌至低位;而南方多数区域处于高价位,一季度价格整体下行,整体跌幅空间较大,远高于北方市场。因为,传统第一季度是淡季。从全年预测来看,有两大利好消息:1)二十大前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加快,今年会加大基建投资;2)随着国家双碳工作的推进,预计水泥价格今年会继续上涨,因此,矿渣粉价格总体上会维持去年价格或者略微高于去年。同时,也有两个不利因素:1)随着下游水泥行业对水渣资源的需求加大,水渣价格提升限制了矿渣粉的利润空间;2)另外,2022年能源价格提升会直接增加矿渣粉生产成本,挤压矿渣粉的利润空间。展望2022年全年,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等多重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随着国内“能耗双控”及叠加产能置换双重影响的进一步提升,矿渣粉行业的整体行情可能低于2021年;虽然,矿渣粉价格可能会提升,但是,随着原料和生产成本加大,矿渣粉的综合利润会受到一定的挤压,无稳定水渣来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2.步入能耗“双控”减碳时代,积极开展碳排放认证
我国已经步入能耗“双控”减碳时代,矿渣粉行业的上游钢铁和下游水泥都是能耗大户,在“十四五”更为严格要求的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下,钢铁、水泥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会进一步加强,由于受政府限电等政策的影响,矿渣粉行业和水泥、钢铁行业都会受到一定幅度的限制。另一方面,今年是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履约工作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矿渣粉相比水泥熟料是“低碳产品”,可以降低大约80-90%的二氧化碳排放,矿渣粉业者要考虑如何契合终端用户(水泥、砂浆、预拌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制品)的减碳战略,一方面通过使用矿渣粉帮助用户减碳,另一方面依据自身的情况,通过设备改造升级以及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同时,积极开展碳排放认证和核算工作,核算好矿渣粉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通过第三方认证单位进行碳排放认证工作,将多余碳指标进行储备或者变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3.推动矿渣粉行业超低排放,助力减污降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制定双碳战略背景下,使用矿渣粉是水泥和混凝土实现低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各地矿渣粉企业遵从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不一,多数地方对矿渣粉企业的环评批复执行国家或地方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实际上,矿渣粉行业与水泥行业的烘干热源和生产工艺有所不同,严重影响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矿渣粉应用分会将《我国矿渣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性研究》课题列入分会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将与矿渣粉企业、行业专家以及广大学者一道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希望大家能携手共同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计、添砖加瓦。
4.优质水渣资源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优等品
矿渣粉将会持续成为终端用户的首选
矿渣粉是混凝土高质化、高性能化重要的矿物掺合料,但长期以来受到“掺假”、“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冲击。近些年,矿渣粉应用分会携手嘉华建材有限公司、新加坡昂国集团、上海宝钢建材等理事长单位一直在行业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打假”,宣传使用优质纯正矿渣粉的好处。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以及上下游行业质量安全意识的逐渐加深,优等品矿渣粉一定会持续成为终端用户的首选,而优质水渣资源是优等品的前期,也是矿渣粉企业能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矿渣粉行业第一批企业申请《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等级评定》认证工作的结束,矿渣粉应用分会与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的首批矿渣粉质量等级认证评定工作已经完满结束,正式通过认证的企业有:南京南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湛江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武汉武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三泓建材有限公司共5家企业。此次矿渣粉质量等级认证工作对一般矿渣粉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国矿渣粉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行业的整体形象,同时对提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共建矿渣粉行业共享生态圈意义重大
目前,上游钢铁行业的互联网生态圈已经初步形成,下游水泥以及混凝土行业互联网发展迅速,矿渣粉行业作为中间段特别需要在建材大生态圈与上下游进行融合发展,特别是在矿渣粉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传统贸易商,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共建矿渣粉行业共享生态圈的路上,矿渣粉企业应当积极拥抱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共同拥抱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红利,促进了矿渣粉行业的健康发展。